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青阳峡。唐代。杜甫。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雨三日歌。宋代。陆游。秋风戒寒雨三日,空村无人暮萧瑟。北窗书生万卷书,齿豁头童真可惜。轮囷新蟹黄欲满,磊落香橙绿堪摘。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士生蓬矢射四方,扫平河雒吾侪职。湖中隐士倘可逢,握手与君谈至夕。
别馆中诸公。魏晋。张载。九天宫殿郁岧峣,碧瓦参差逼绛霄。藜藿野心虽万里,不无忠恋向清朝。
筠庵晚睡三首。宋代。杨万里。一户元无白板遮,两窗新染藕丝纱。竹床品字排三只,睡杀山风醉杀霞。
青阳县。清代。汪彝铭。劳人恋晓衾,程途起戊夜。冈势复崚嶒,随溪上而下。峭石插远空,一径通幽罅。晨曦动林端,葱翠光四射。树多山不蛮,萧飒安知夏。青阳古陵阳,镇名尚凭藉。峨峨九子山,陆地莲花化。此处怀诗仙,何年访书舍。
清平乐·百花开後。宋代。张炎。百花开後。一朵疑堆绣。绝色年年常似旧。因甚不随春瘦。脂痕淡约蜂黄。可怜独倚新妆。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