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
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唐代。杜甫。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同子重望长芦寺。宋代。李之仪。窣堵波寒对水东,坐来初报夕阳钟。回环桑柘疑无际,咫尺云烟隔几重。听讲有心陪寂寞,杖藜何日许从容。主人境界诸缘尽,应笑规规着画龙。
元日夜与二三子小酌。金朝。段成己。一尊相对意如何,却恨归来白发多。万事到今从卤莽,一年好处莫蹉跎。閒收暮景供清酌,醉挽春风入浩歌。多谢东君不嫌客,也教衰朽得阳和。
挽辛宪若五首 其五。宋代。徐元杰。眷义门墙旧,交游手足如。方勤来妣赙,忍写慰公书。继世多先烈,诸郎总令誉。观音山路黯,飞些重欷歔。
金贞祐省差铜印歌。清代。蒋超伯。筼筜作花白于鹭,两两狐狸上宫树。青山误尽少年人,汴水无情又南渡。五十万瓦迁一官,正衙还画金龙蟠。可怜总付幽兰火,此印区区幸独完。印难完,恨长在,附子乌头速其败。神僧心印早了然,呼儿散枣向街前。
卜算子·答施。宋代。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读僧长吉诗。唐代。胡宿。生民类能言,兹文特渊邈。精韫在希微,幽通资写托。状物无遁形,舒情有至乐。自非妙解机,谁抽神奥籥。大士栖绿岩,门前即台岳。翠屏何峨峨,千仞拂寥廓。芝朮被诸峰,烟霞兴众壑。中安仁智居,旁研华竺学。观法识非空,了心无少著。人境既相于,神明信超若。作诗三百篇,平淡犹古乐。于言虽未忘,在理已能觉。天质自然美,亦如和氏璞。贮之古锦囊,访我杼山郭。杼山空崔嵬,然公久寂寞。中间三百年,寂寞无人作。何意正始音,绪馀在清角。山旁夏欲休,林英春稍落。吟登苍卞馀,归梦华顶数。驾言整巾瓶,仍前侣猿鹤。谁言云无心,还依故山泊。顾予禽鹿姿,缪此縻人爵。居常眩韶音,几骇顿金络。比将亲椒兰,端欲甘藜藿。缅怀净名庵,终寻香火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