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夜雨。唐代。杜牧。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一。元代。谢应芳。娃宫无复有楼台,佛刹而今亦草莱。衲子尽随飞锡去,将军曾此驻兵来。青山衔日犹前度,沧海扬尘复几回。霜落吴天香径冷,断猿啼月不胜哀。
忝官。宋代。刘攽。忝官东北藩,老拙复何言。曹事辄付外,客车稀到门。临池看鱼乐,倚杖听禽喧。莫恨三年最,从今长子孙。
衡阳道间。宋代。李曾伯。风著征裘层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羞听后骑鸣笳鼓,赢得儿童夹道看。
菩萨蛮 其三 有感。清代。吕采芝。东皇既漏春消息。雨丝风片摧何急。镇日画帘斜。无心阅岁华。满庭芳草绿。知否眉峰蹙。和泪證前因。始终却负君。
秋日陪杜徵君李先生游金华山。唐代。潘纯。轻云澹秋色,凉日静琳宫。水落白石上,人行深树中。悠悠坐长啸,肃肃来清风。仙人不可见,芳草碧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