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炉歌哭僧房话,肝胆忘年白首新。顾我诗才孱到老,多公道气晚逾春。
闭关忍更闻尘事,炳烛容同侣古人。失喜登高好腰脚,又携鸠杖过比邻。
枚如丈寄示叠韵有感之作逾日复见过再叠奉和。清代。陈宝琛。酒炉歌哭僧房话,肝胆忘年白首新。顾我诗才孱到老,多公道气晚逾春。闭关忍更闻尘事,炳烛容同侣古人。失喜登高好腰脚,又携鸠杖过比邻。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唐代。皮日休。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分半浪中。湖后钓筒移夜雨,竹傍眠几侧晨风。图梅带润轻沾墨,画藓经蒸半失红。无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隐墙东。
送孙正忠臣移成都小漕。宋代。杨天惠。升平芝菌效神奇,况乃贤豪用世资。人物熙宁中兴日,风流荆国适同时。起家便作三公客,乘传何为九折驰。少府但分新赐节,石渠犹借旧官仪。素心久辨经纶计,妙意前知遇合期。聊与西南成胜事,暂将清献续良规。桥横万里重开府,水接双流共去思。怊怅参卿无限意,道旁索笔强题诗。
水月有兴。宋代。朱之才。明月落湖水,天渊体俱一。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浮光逐水纹,金蛇势盘结。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三月晦日。明代。白圻。节序如转烛,春归不肯迟。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矮僧求颂。宋代。释居简。见说矮人多计较,大家知道不曾藏。只将丈六金襴挂,莫与诸方论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