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送郑景贤邑教归金华葬母。明代。林弼。故人别我金华去,岁晏天寒江水冰。二弟已膺乌府荐,一官喜自鳣堂升。洞门系马花如海,山馆开尊酒若渑。自愧麦舟无远惠,佳城为想碧崚嶒。
寄左省韦起居序(一作宇)。唐代。郑谷。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饰装无雨备,著述减春眠。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唐代。杨巨源。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贺新郎。清代。陆求可。红袖珍珠络。抱檀槽、归舟江树,碧天寥廓。新曲翻从玉连琐,越显风流绰约。小池上、蕤宾轻跃。耳畔霓裳声断续,恐江州司马青衫薄。那禁得,泪珠落。凤凰飞上鹍鸡索。笑兴奴、空能拢捻,曹纲运拨。圆腹龙香四弦里,铁骑刀枪间作。看春笋、纤纤如削。又风揭罗裙乍起,倚歌促酒依红幕。似远嫁,归沙漠。
晚晴寄满子权。宋代。王令。常恐朝阴至夕曛,好风吹去信多勤。得逢白日忽开眼,可惜青天尚有云。安得植梯悬碧落,共操长帚扫妖氛。恨无玉纩充天耳,垤鹳鸣鸠愿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