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
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使东川。夜深行。唐代。元稹。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晚过湛公山院。明代。释古毫。暮云生远壑,偶步到禅关。野鸟归林静,疏钟入夜閒。拂琴鸣怪石,乘月坐空山。高兴不成寐,焚香笑语间。
柳含烟 本意。清代。王璐卿。容婀娜,意轻盈,一抹淡烟深锁。灞桥攀尽又还生。惹离情。东风吹得春无主,搅乱半天飞絮。王孙马上不思家。奈何他。
清夜作。唐代。齐己。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长。坐闻风露滴,吟觉骨毛凉。兴寝无诸病,空闲有一床。天明振衣起,苔砌落花香。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唐代。薛奇童。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一三二。宋代。释心月。修行作佛人无数,捏目无非是乱花。十劫坐来还懡㦬,不图打草要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