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不愠我来迟,急雨回风与洗悲。破刹伤心公主塔,坏墙掩泪偶斋诗。
后生谁识承平事,皓首曾无会合期。三十年前听琴处,秘魔厓下坐移时。
七月十九日同嘿园游翠微卢师诸寺。清代。陈宝琛。山灵不愠我来迟,急雨回风与洗悲。破刹伤心公主塔,坏墙掩泪偶斋诗。后生谁识承平事,皓首曾无会合期。三十年前听琴处,秘魔厓下坐移时。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九日思归。清代。李长霞。风雨度重九,萧然生暮愁。散金残菊卧,委翠古槐秋。别信迟来雁,乡心怯倚楼。好将今夜梦,飞越到芦沟。
百香诗 其六十四 白菊。元代。郭居敬。西风夹雪过南荒,欲落东篱深处藏。谁料朝来三径里,花神幻化作秋香。
离京后作七首。宋代。张耒。苹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
西溪早行。宋代。姚宽。清晨出故溪,邻曲未闻难。草露平平湿,溪云漠漠低。转山人忽见,分路马多迷。作客风埃里,难堪听鼓鼙。
寄山村仇公。宋代。徐瑞。山村老子知何似,想见庞眉鹤骨清。千里相望劳远梦,六年不见耿深情。云归山翠沾衣湿,雨过湖光照眼明。最是湖山图画长,输公吟啸了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