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
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唐代。韩愈。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 其四。明代。李孙宸。与君话无生,嗒然丧其我。静作礼空王,何处證因果。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 其二。南北朝。王寂。耽诗窃比城南杜,寄傲真同柱下周。花底最宜文字饮,不须羯鼓打梁州。
陌上花。元代。胡天游。陌上花,开满陌,金屋美人归未得。流苏绣帐掩香尘,目断君王片云隔。九重宴罢移宫烛,歌管声残更漏促。自临宝榻拂鸾笺,细字斜行写心曲。陌上花,开满枝,掌中美人知不知。翠眉蝉鬓今何似,趁取花时缓缓归。书中未尽叮咛意,更遣青鸾口传语。陌上花,年年好。掌中人,年年老。春光烂漫不归来,转眼残红满芳草。一封书,千万嘱。油壁车,黄金犊。花边待,花底宿。缓缓归,莫愆期。
存殁六绝句。近现代。陈独秀。曼殊善画工虚写,循叔耽玄有异同。南国投荒期皓首,东风吹泪落孤坟。(存为广州曼上人,殁为同邑葛循叔)
石州慢三首 其一。清代。史承谦。寒掩空庭,回首清游,转添凄咽。故人云外难期,岁晚凝情空切。爱闲多病,十年不到扬州,清狂杜牧还伤别。把酒慰飘零,记天涯风雪。愁绝。闲来拟趁,沙岸云帆,江头桂楫。只待看灯潮稳,落梅风歇。隋堤携手,相邀重认风流,丝丝杨柳应堪折。二十四桥边,醉年时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