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双双归蛰燕,一一叫群猿。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晚泊江口。唐代。韩愈。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双双归蛰燕,一一叫群猿。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方竹 其二。宋代。张咏。枝枝方直绿参参,林叶疏红始见心。却恐当时恶圆佞,结根遥向楚云深。
鹊桥仙 七夕雨。明代。俞彦。珠蕊初翻,银河乍满,风浪其间惯历。须信来宵忆此宵,总迢递、应强寥寂。无赖封姨,多情乌鹊,毕竟佳期还觅。别离岁岁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芝山。宋代。刘弇。当年曾此烂芝英,山半楼台矗化成。一点有情悬客望,三休疑路与云平。冷吹萝蔓阴晴变,景落鱼龙窟穴清。拟秃谢公前却屐,生憎并日计江程。
再寄子由。宋代。孔平仲。湓城趋高安,相望若邻屋。思君肠九回,终夕转车毂。一从江上别,再见腊与伏。岧峣阻跻攀,疲曳愧蹑逐。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烛。念昔见教勤,绸缪均骨肉。及今无所成,长大惟食粟。读君黄楼赋,溢耳感丝竹。蹈海始知深,秋水暂自足。斯文道中丧,吊古堪恸哭。勃兴得公家,万物困陵触。声名载不朽,岂羡卿相禄。琢雕穷乃工,未剥不为复。嗟予空有心,资性本碌碌。佳篇屡寄酬,珍赐比金玉。隋珠照十乘,只报一鱼目。反顾拙丹青,何由希画鹄。黄华强再奏,取笑阳春曲。
寄卢廷佐。明代。倪谦。石头城下一分襟,路入金台别恨深。乡梦空怜终夜到,寿觞还意去年斟。已从元服加三祝,好向明窗惜寸阴。自是临岐情最密,故将束带表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