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代禄养衰亲,清白儿孙故耐贫。三绝能为殊俗重,一瞑谁谓彼苍仁。
戴星力疾轻千里,品画来过欠五旬。我为寿耄犹涕下,可堪老檗对萧晨?
哀陈师曾。清代。陈宝琛。笔耕代禄养衰亲,清白儿孙故耐贫。三绝能为殊俗重,一瞑谁谓彼苍仁。戴星力疾轻千里,品画来过欠五旬。我为寿耄犹涕下,可堪老檗对萧晨?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七 赤城。元代。黄溍。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陪诸先辈题名登春台臞轩即席次故相陈魏公韵。宋代。刘克庄。台荒屋老阅人深,拂拭留题重整襟。科目一朝来券外,姓名三世在碑阴。公孙晚岁叨明诏,裘氏当年费苦吟。报与曲江先辈道,老婆非复少时心。
题张司马若霳七夕乘槎图次六给谏韵四绝句 其四。清代。范咸。为想龙眠二月天,赐金园里足风烟。恩深敢说归山好,不为家无负郭田。
长安夜游。唐代。袁不约。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千乘宝莲珠箔卷,万条银烛碧纱笼。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
点绛唇·客梦初惊。元代。刘秉忠。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塞烟沙草。又上邮亭道。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何时到。放怀吟啸。相伴山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