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一别十三春,犹有从游载酒人。佳日池亭俨图画,昔年童冠尽缨绅。
纵观寒木须时栋,暂对清尊远世尘。胜集金元遗迹在,如斯风义定谁伦?
里中及门百三十二人谠集钓鱼台。清代。陈宝琛。故山一别十三春,犹有从游载酒人。佳日池亭俨图画,昔年童冠尽缨绅。纵观寒木须时栋,暂对清尊远世尘。胜集金元遗迹在,如斯风义定谁伦?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前汉书十七首 其八 萧望之。明代。郑学醇。东海萧生射策时,栖栖何事抱关为。岂知师傅持衡日,不是承恩是履危。
癸未游杭作口号十首因事怀旧杂以俚语不复诠择 其七。宋代。俞德邻。黄门飞鞚赐厨珍,翠舞珠歌度十春。今日败垣荒草合,近前那复相君嗔。
秋白有皋亭看花之约先一日邀至东茧。清代。范崇阶。一棹延缘溯远汀,东风吹面酒初醒。涨平草色沿堤绿,雨过山光绕郭青。别墅遥通多废埭,野桃才放映茅亭。桑阴日暖将成幄,想见幽人户昼扃。
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八。宋代。释师体。昨夜发新雷,毒蛇离窟穴。居常口不开,蹋著迸鲜血。
赠潘景升。明代。袁宏道。弥天作旅人,著处为眷属。新知与旧欢,凑集如云族。堂上罗楚羞,堂下度吴曲。东阶串仆奴,西阶悬马毂。面缕大如柱,盘鲜高于屋。鞭车行酒杯,犹恐欢不足。咳吐寸寸肠,挥毫字字玉。不过沈宋门,宁作李王役。世人眼如盲,相牵入阱狱。岂以瓮中鸡,而易云外鹄。万事无奈君,难君只有贫。转贫客转多,贫岂奈君何。
题异兽图。明代。归有光。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西旅底贡召公惧,作书训戒尤谆谆。周史独著王会篇,睢盱百怪来殊庭。载笔或是夸卓荦,传久孰辨伪与诚。虽然宇宙亦何尽,环海之外皆生人。阴阳变幻靡不有,异物非异亦非神。曾闻汉朝进扶拔,唐时方贡来东旌。壹角马尾出绝壁,绿毛忽向人间行。近代所闻非孟浪,往往史牒皆有征。今之画者何所似,毋乃诞漫不足凭。考古图记岂必合,任情意造皆成形。画狐似可作九尾,赤首圜题随丹青。呜呼!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史,不识驺牙与麟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