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唐代。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0-811 .
2、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61-263 .
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时创作的。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参考资料:
1、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61-263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姚滩。宋代。赵希迈。数客同吟棹,羁怀得少宽。山晴平眺远,滩涩泝流难。饥鹊窥茶鼎,游鱼识钓竿。天南风土别,晚岁未全寒。
淮南九日有怀寄宝应廖明府。明代。尹台。九日淮南繫客舟,无边云雾蔽沧洲。万方多难孤尊对,千里辞家一剑留。木叶漫惊公子思,菊花聊慰旅人愁。长吟忽忆神仙令,目极飞凫天际头。
怀江南友人。唐代。刘沧。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
寄怀旧令君贾长傅。明代。王应斗。乍传飞鹤下晴川,幽梦追寻竹马年。彩舄高回江渚月,仙舟遥带郁林烟。户瞻莱柏阴犹盛,手种潘桃花正妍。安得九天怀七泽,于旄重映隽州悬。
同诸公游云公禅寺。唐代。张谓。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地与喧闻隔,人将物我齐。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