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斋鹤涧傥同俦,三绝犹当第一流。懒记饿乡聊避世,未因艺事累清修。
恽南田小像为沅叔题。清代。陈宝琛。俟斋鹤涧傥同俦,三绝犹当第一流。懒记饿乡聊避世,未因艺事累清修。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叔韵以城西看山诗索和倚韵复之。清代。许传霈。城西山势如游龙,起伏奔驰神莫状。城西山色如好女,隐约倩秀遥相望。报俶塔近白沙堤,东接城垣尤豪宕。奇石危磴破空来,突兀直前无依傍。我居穷巷将及岁,寂无闻见心惆怅。霉雨匝月更困人,鱼鳖灶床清抱恙。幸看此山日不足,高楼俨列碧屏障。兼喜雉堞一道横,流水短墙均无妨。姑作曲势走往复,山容未宥使全放。宜雨宜晴亦宜月,妙境天开何清旷。有时杯影落桥头,灵光呼吸涤肺脏。呼之欲出招不前,画意诗情淡相忘。酒醒转恐愁又来,山作解人总笑向。嗟彼西湖多少等临客,孤负此峰莫能访。香车宝马过云烟,畴得刻意穷形相。忽来同调说看山,示我新诗胆益壮。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六。唐代。全祖望。端州白石净于玉,端州锦石烂如云。黄冈十里皆石户,女郎亦参追琢勋。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明代。夏良胜。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杨先寄安仁因简熊叔雅赵令并次前韵。宋代。王洋。三年筑冶困尘迷,且拂尘魂下锦溪。客子云山无定宅,令君桃李已成蹊,闲情聊赋篱边菊,快意须分物外题。粉署仙郎卧江渚,相逢莫惜醉如泥。
又以永锡难老为韵 其三。宋代。刘一止。采采黄菊英,秀色真可餐。泛之清霞觞,荐以白玉盘。我欲持寿公,助发凌风翰。天地炯在眼,一举非公难。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宋代。陈师道。穷秋积雨不破块,霜落西湖露沙背。大鱼泥蟠小鱼乐,高丘覆杯水如带。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咫尺波涛有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此身宁供刀几用,著意更须风雨外。是间相忘不为小,濠上之意谁得会。枯鱼虽泣悔可及,莫待西江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