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一尊话,未壮君已髯。服官却复辞,山泽甘终淹。
相思千里会,淞波摇明蟾。岂图温室中,长岁如鲽鹣。
劝讲日不给,遑暇忧苍黔?归沐就庭楸,借书互校签。
元佑邈隔世,唏嘘说垂帘。朝贵骨尽尘,谁德谁怨嫌?
时于酒垆侣,襟泪还一沾。河清倘可俟,火井宁竟熸?
醉卧北窗下,风来忘凉炎。
梁节庵六十寿诗 其三。清代。陈宝琛。荔湾一尊话,未壮君已髯。服官却复辞,山泽甘终淹。相思千里会,淞波摇明蟾。岂图温室中,长岁如鲽鹣。劝讲日不给,遑暇忧苍黔?归沐就庭楸,借书互校签。元佑邈隔世,唏嘘说垂帘。朝贵骨尽尘,谁德谁怨嫌?时于酒垆侣,襟泪还一沾。河清倘可俟,火井宁竟熸?醉卧北窗下,风来忘凉炎。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一。明代。黄廷用。昨宵枕上听风雨,秪恐纷披花欲残。晓起寻芳来涧外,依然玉树两相欢。
题崔驸马林亭。唐代。朱庆馀。选居幽近御街东,易得诗人聚会同。白练鸟飞深竹里,朱弦琴在乱书中。亭开山色当高枕,楼静箫声落远风。何事宦涂犹寂寞,都缘清苦道难通。
经史法戒诗 其六。清代。张鹏翀。汉高大度膺神器,弘远规模传世世。恭俭尤称文帝贤,身衣浣濯为民先。年年祷祀祈民福,郑重农功珍五谷。但令闾阎常富足,国家何用储金玉。
遣行十首 其九。唐代。元稹。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迎候人应少,平安火莫惊。每逢危栈处,须作贯鱼行。
过荆山寺。宋代。林季仲。丛条曾欲截来辕,应讶行人数往还。归老故园犹得在,满斟杯酒谢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