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晚入汴水。唐代。崔颢。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崔颢。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关山月。明代。刘基。关山月明风恻恻,万里黄云杂沙砾。夜深羌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古人以绥服奋武卫,耕战守禦不外求。何人倡此戍边策,千载以贻中国忧。关山月,圆复缺,何忍年年照离别。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长洲夜泊。宋代。释斯植。吴楚昔曾游,凄凉满客舟。因思千古事,空起十年愁。日尽他山少,江流远地秋。今宵犹有月,不似庾公楼。
检覆叶县鲁山田李晋卿饯於首山寺留别。宋代。梅尧臣。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
正月晦日作 其三。清代。仝轨。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宋代。陆游。入东多名山,天台连四明。路穷寺门出,林阙溪桥横。岂无一月间,结束与子行。会拣最幽处,煨芋听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