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途中寄李二(一作戎昱诗)。唐代。李益。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大阳与诸友话旧。金朝。李俊民。寻芳来入杏花村,见客人人有典刑。不用看碑问前事,坐中一话即图经。
九月八日游涡。宋代。晏殊。黄花夹径疑无路,红叶临流巧胜春。前去重阳犹一日,不辞倾尽蚁醪醇。
和水越成章韵。清代。郑孝胥。惊回旧梦怅离群,久别应知过所闻。忠孝劳生终有愧,何如白首卧松云。
雪后殊未有梅颇怀故山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真色生香无世尘,参横犹记梦回人。风前懊恼梅花使,不寄江南一点春。
九日念征人。明代。余玉馨。炎天霜晚雁来迟,才见黄花放几枝。乍雨乍晴重九节,轻寒轻暖暮秋时。锦机有字凭谁寄,纨扇无情祇自知。欲陟崔嵬望远客,碧云峰影正参差。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宋代。晁补之。高堂置书几,连幕与云齐。暑服犹便葛,秋盘已饤梨。官醪聊足醉,古锦不成题。空对灯花喜,重城隔夜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