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
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
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沧趣楼杂诗 其六。清代。陈宝琛。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曝日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勿谓吾居陋,能来晓日多。屈伸忘病体,沦浃见天和。孰愈万全药,贤于五裤歌。食芹真有味,献语欲同科。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问梅阁。明代。高启。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忆同社诸子。清代。华毓荣。章水晴霞迥,西山暮雨收。无边原上草,都是客中愁。系艇风花岸,悬灯雪月楼。匆匆一为别,啼鴂满芳洲。
宝应道中。明代。黄廷用。宝应人家何太苦,今年寇盗两相侵。远村近郭青烟尽,剩水残山白昼阴。枕藉横尸犹露骨,舟行举目独伤心。募兵累岁空糜费,可惜军储百万金。
拜管幼安祠。清代。张善恒。英雄争逐鹿,百金买宝刀。贤者贵自守,一笑甘蓬蒿。所以管幼安,立志脱尘嚣。子鱼非吾友,谢绝挥金交。斗禄原不屑,况肯臣孙曹。濯足沧浪水,归来白发搔。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感叹不能去,叶落风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