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建州归,视我送行诗。为述贤守政,士民图以思。
贤守吾所习,实茂名故宜。朅来获展卷,题咏如列眉。
因索老夫句,愧无幼妇辞。廿年伏田里,疾苦粗能知。
福州视建州,瘠等奢俭歧。自从互市来,漏脯聊充饥。
算缗垂卌载,骨尽嘬其皮。山赭林木乏,钱荒茶纲疲。
比年更旱涝,十户九流离。岁币苦搜括,鸡豚细无遗。
铤鹿岂得已,丛爵弥可悲。君来摄郡符,下车廉声驰。
阳春气满腹,百蕴不一施。却遭按剑眄,还忆专城治。
嵯嵯黄华秋,别来忽已期。会当游鲤湖,问俗木兰陂。
谁谓民无良,直道傥在斯。
题程听彝郡侯芝城送别图即送其监税兴化。清代。陈宝琛。客从建州归,视我送行诗。为述贤守政,士民图以思。贤守吾所习,实茂名故宜。朅来获展卷,题咏如列眉。因索老夫句,愧无幼妇辞。廿年伏田里,疾苦粗能知。福州视建州,瘠等奢俭歧。自从互市来,漏脯聊充饥。算缗垂卌载,骨尽嘬其皮。山赭林木乏,钱荒茶纲疲。比年更旱涝,十户九流离。岁币苦搜括,鸡豚细无遗。铤鹿岂得已,丛爵弥可悲。君来摄郡符,下车廉声驰。阳春气满腹,百蕴不一施。却遭按剑眄,还忆专城治。嵯嵯黄华秋,别来忽已期。会当游鲤湖,问俗木兰陂。谁谓民无良,直道傥在斯。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沁园春 其一 美人发。清代。易顺鼎。忉利情天,华鬘小劫,芳名玉娘。正翠冠覆额,十三年纪,红窗拥髻,千万思量。蝉翼双笼,螺鬟半亸,料比伊家锦瑟长。销魂处,有盘鸦旧影,堕马新妆。洗头曾乞琼浆。便梦里巫云也自香。记镜悰晨印,梳凭橘婢,钿盟宵践,剪付檀郎。帕带愁遮,钗逢笑颤,端正风流总断肠。心应恨,恨秋来潘鬓,容易成霜。
田家杂诗 其二。清代。戴鉴。种瓜陇土平,沤麻塘水满。农月田事多,作苦讵能免。侵晓草际行,卓午林下饭。日淡禾黍墟,好风泠然善。鸡犬近方识,桑柘遥莫辨。长歌笑语归,荒途夕阳晚。
种松添竹口占二绝 其二。宋代。张侃。种得成时我已归,明年此际弄秋晖。丁宁园叟频浇灌,要见元功无尽机。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七。明代。胡应麟。户牖生虚白,楼台上郁蓝。谈经狮子吼,护法象王参。桧老斜撑石,松枯半压潭。何因挈天女,绝顶卧茅庵。
题叶孝子丹泉庐墓诗卷二首 其一。元代。卢挚。偶营玄宅近丹泉,岂是谈空为稚川。地下衣衾能不朽,鼎中龙虎若为仙。
忆旧游 罢戍归京寄二广。近现代。吴禄贞。十年离别苦,满腔情绪,同是天涯。楚王台下,狂歌击剑,豪气堪嗟。九边处处蹄痕,飞梦逐龙沙。往事话凄凉,长城万里,几处悲笳。榆关独立久,望渤海辽阳,落日西斜。战血余腥在,念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春风吹断秋草,趁大好韶华。数出塞征鸿,沉沉暮色笑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