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清代。陈宝琛。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浪淘沙 听雨怀素芝。清代。曹景芝。夜雨打疏寮。不住潇潇。一灯红瘦不禁挑。脉脉怀人愁独坐,坐又无聊。听尽漏迢迢。心字香消。相思人远梦都遥。何日西窗同剪烛,絮语深宵。
题周应宿母金氏易饮亭。明代。罗洪先。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中秋夜对月怀吴之仲。明代。李时行。玉笛凄清隔院闻,枫林霜叶落纷纷。人间月色此时好,天上秋期今夜分。几处远山凝暮霭,一声孤雁起寒云。相思迢递天南北,坐对清光长忆君。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十三。清代。孙原湘。环痕约指指如环,预种芳缘隔世间。论阀未甘鱼媵贱,处囮何用雉媒閒。花开艳极偏无子,笋出尖多易有斑。只合化身明月镜,笑颦都得照卿颜。
寄陈子元崇哲言别。清代。宋育仁。清响疏疏滴檐雨,忽忆美人隔江渚。临风送躯不可越,欲往视之梦劳苦。春灯泛酒登君堂,良辰为欢乐未央。论交一语赠心意,此情相忆云天长。今我离忧减怀抱,坐对停云怨芳草。横襟太息霜中思,朔风吹人别离道。门前十丈京华尘,骊驹一系怀苦辛。无可相欢独成笑,悠悠行路依何人。市井纷纷盛豪者,门第人才尽相下。此曹妄大恃藏金,笑向长安索车马。奏书射策寻常事,请献春卿何位置。自复高歌望古人,应少素心诵言誓。平生芬恻托心知,珍重河梁宜有词。寄语从今望明月,关河千里有相思。
贝丘道中看王莽所塞黄河旧迹。宋代。汪梦斗。从来四渎各入海,底事黄河今乱淮。新莽智欲出神禹,坐令四渎名实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