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园墓草几经霜,犹有门生捧办香。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 其一。清代。陈宝琛。蓼园墓草几经霜,犹有门生捧办香。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百香诗 其八十三 夏。元代。郭居敬。炎炎红镜出东方,绿树阴浓白昼长。山酒一樽棋一局,好风隔竹度茶香。
书故庆符令周君遗事。明代。黄衷。归来伴鹤一琴存,道是元公几叶孙。千载断碑无泪洒,庆符人解颂遗恩。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宋代。王之道。宿雨飞花阻撷芳,寄题端欲为增光。何时登揽快晴日,瀹茗挥毫看瑞香。
出都门。明代。陈克侯。密雪霏长路,浮云遍近郊。风波甘泛梗,田里问诛茅。欲拟思玄赋,行从尚白嘲。伤禽寒绕树,何处是安巢。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已道衡州远,而今又广州。埙篪君膝下,风雨我蛮陬。至矣贫而乐,谁云富可求。斯文失张吕,吾道属朱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