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春游吟。唐代。李华。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李华。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清波引 其三。清代。朱祖谋。苍髯树颏。落落潜郎三十载。馀事荆关。冷笑浓云邋遢山。荒亭接叶。点笔便为求米贴。不办归帆。竟了京尘粥饭缘。
游栖贤寺。清代。易顺鼎。山响溪所为,兼以雨鸣叶。鬓外如已秋,凉痕在双颊。荦确石磴古,客步履蹀躞。林随大壑转,径与奔湍接。澄潭绿涵空,俯视戏鱼妾。玉渊阻磐陀,草际成暗涉。栖贤昔雄刹,佛力久疲苶。寺门虚无人,寒此松万鬣。啼树惊早蝉,依花感迟蝶。残僧三两辈,为我启箱箧。画图天人师,龙象犹震响。更倾频伽瓶,舍利发可贴。想见毛孔中,四大海水摄。试观起灭云,旋失屏风叠。幻幻真亦幻,屡劫同一霎。冥思触悲悟,广殿风猎猎。却寻前路归,冲泥湿幽屟。
还家。清代。安志文。树杪束残书,归兴掩旧庐。老妻携榼饷,稚子挟轻锄。嗜酒陶彭泽,狂歌楚接舆。清风北窗梦,时复到华胥。
秋山曙色图。明代。陶安。树含晓色护林峦,重露如岚滴翠寒。猿鸟尽逢山叟惯,未尝惊怪竹皮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