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再到山阳寻故人不遇二首。唐代。李中。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白鸽。唐代。徐夤。举翼凌空碧,依人到大邦。粉翎栖画阁,雪影拂琼窗。振鹭堪为侣,鸣鸠好作双。狎鸥归未得,睹尔忆晴江。
寿北里先生。清代。正羞。竹杖方袍久不疑,萧然茗碗雪来时。枯桐未卖宁堪爨,古墨多残足疗饥。已过虎溪难强笑,欲投鱼腹亦成痴。但将泡影看身世,海角天涯月一池。
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唐代。施肩吾。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巅。近闻教得玄鹤舞,试凭驱出青芝田。
次韵何若谷别后见寄。宋代。赵抃。言念分符日,来逢别乘贤。疮痍求俗去,风教为民宣。吏狱都无扰,农畴属有年。欢尝陪射的,清不废鸣弦。避俗寻萧寺,游春醉画船。文楸坐帷幄,诗敌肆戈鋋。邂逅穷江地,凄凉落叶天。代还公去矣,伫立我依然。久契诚弥固,离忧不暂蠲。高台倚章贡,时一诵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