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春光好·蘋叶软。五代。和凝。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水上柔嫩的苹叶,衬着岸边洁的杏花;翠红美丽的鸳鸯,拖着长长的绿漪浮漾。一叶轻盈的画摇出船,添几阕情韵袅袅的“棹歌”。
春光,轻灵摇荡,明媚可人!水,好在无风无浪;天,好在半雨半晴。在疏淡的暮霭中,伴一二红粉知已泛舟南浦,更多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软:一作“嫩”。
明:鲜艳。
绿汀(tīng):芳草丛生的水边平地。
棹歌:船歌。
红粉:借代为女子。
几含情:屡次含着深情。李颀《采莲曲》:“时逢岛屿泊,几伴鸳鸯眠。”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参考资料:
1、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07-108
这首词写春游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二句,连用两个“春”字,两个“无”字,两个“半”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红粉相随”。少女们相互媳戏追随,在南浦游玩,各得其乐。这首词写得明快,有生活气息,摆脱了浓厚的富贵味,堪称佳词。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和凝。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大年尊彝兄弟见访溪庄。清代。徐流方。白鸥渺何处,一笑接诸昆。不尽秋来意,相将倒一樽。花香傍舍树,月上隔湖村。钓得鲈鱼美,清愁细细论。
次韵郑佥判。宋代。方岳。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衰发三千余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小楼朝霁见西樵山。明代。庞尚鹏。宿雨暗郊原,寒阴凄庭户。朝来报新晴,东风捲黄雾。曙色见西山,春晖明深树。中天开翠屏,峰峦尽回顾。屹然比衡嵩,岧峣高几许。欲希谢傅游,济胜惭无具。惟有寥廓心,凭高久延伫。青山不负人,巢由动千古。陇上白云閒,岂识青春暮。纷纷寻芳人,驽马争前路。
制椒枕寄外 其一。清代。葛远。孤镫静坐巧安排,锦字回文花样佳。一握椒聊寄珍重,此中芬馥是侬怀。
二十四日回泊东阜和旧题酬唱十九年矣。宋代。韩淲。海棠枝上日,依旧照窗明。文会惊犹在,重来咏转清。林庐记经始,花径已栽成。良友仙山去,空留百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