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
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宋代。秦观。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六十一。宋代。释绍昙。川僧素无头脑,步步引人入草。忽惊野鸭群飞,便把鼻头捏扭。哭不成哭,笑不成笑。只因家富小儿娇,七世门风都坏了。
送顾文时大郎东归。明代。张吉。江上君今著綵袍,楼船东去日嗷嘈。十年沧海歌麟趾,万里丹霄见凤毛。桑梓阴阴维客梦,烟花苒苒逐人豪。悬知他日壶山下,回首白云天际高。
元日。宋代。赵淦夫。凤历首春王,三元启远昌。衣冠充闾里,云物动笙簧。共舞椒花醉,真成机械忙。人生当此日,何必古羲皇。
恻恻吟 其五十。明代。彭日贞。荔支红忆醉颜红,笑倚菱歌荡桨同。十里香风人不见,乱荷深处小船通。
送中书舍人唐存恕归省。明代。解缙。与君同出周姬姓,同住江西路未遥。万里东归才识面,扁舟南去又乘潮。赐荣足慰庭帏念,承乏深惭禁籞朝。心折断云无一寸,不堪分袂镇河桥。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唐代。张九龄。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