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世道即漂沦,何事今年失此人。礼乐端能怀益友,琴笙忍遽乐嘉宾。
亦知游好曾通谱,却记登临唤卜邻。两首悲诗数行泪,感伤那复斗清新。
奉同都运直阁张丈哭敬夫张兄张丈有诗敢次元韵悲悼之极情见乎词伏幸采览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不应世道即漂沦,何事今年失此人。礼乐端能怀益友,琴笙忍遽乐嘉宾。亦知游好曾通谱,却记登临唤卜邻。两首悲诗数行泪,感伤那复斗清新。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明仁殿进讲五首 其二。元代。贡师泰。黄绫写本奏经筵,正是虞书第二篇。圣主从容听讲罢,许教留在御床边。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宋代。苏辙。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相和歌辞。长门怨。唐代。吴少微。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爱歇,枕席凉风生。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塞虫鸣。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九日登越秀山。明代。区怀瑞。常忧萧瑟到秋山,不见新霜紫翠间。九日菊萸谁独醉,千年松桧复同攀。城边刹落双珠映,洞里风泠五穗还。酩酊转深寥廓恨,莫因金石制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