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
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微雨后偶成 其一。宋代。段克己。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段克己。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谢馀姚诸公。明代。张弼。三郎簦笈舜江游,多谢衣冠礼数优。时咏缁衣周寓馆,又歌折柳送行舟。秘图穴口书声夜,灵绪山头剑影秋。老我子长游兴在,青鞋何日亦寻幽。
客中即事四首 其二。元代。杨载。终朝矻矻坐书帷,春去春来总不知。怪得山禽如有意,隔窗撩乱踏花枝。
清平乐。明代。韩纯玉。春来消息,早过三之一。乍暖余寒无气力,二十四番风急。日长花事相宜,只愁开到荼蘼。偶向晴窗弄墨,拈诗又是无题。
祭芭蕉龙。清代。牛焘。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水调歌头 其四 冒大风渡沙子。宋代。李处全。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以和靖处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为韵赋诗十四首 其十一。元代。周巽。行行过驿亭,历历游仙洞。白鹤羽毛翻,玉龙鳞甲动。花间壶再倾,石上琴三弄。回首隔风尘,思君入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