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意,百草头。衲僧眼,拄杖头。得路塞路,看楼打楼,须知众穴一毫收。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二。宋代。释广闻。祖师意,百草头。衲僧眼,拄杖头。得路塞路,看楼打楼,须知众穴一毫收。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释广闻。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溪晚。明代。区怀年。十里波光快濯缨,颍川逃迹岂关名。驱鸡似托巢云想,听鸟空怜伐木声。文誉别山存副墨,劫尘荒圉畏佳兵。迂怀漫洒千秋泪,待拂寒霜眺贾城。
帝里重阳好。又对短发来吹帽。满目风光还似旧,奈樽前人老。暗忆当年,伴侣同倾倒。夸俊游、争买千金笑。到如今憔悴,恰似华胥一觉。
此恨何时了。旧游屈指愁重到。小曲深坊闲信马,掩朱扉悄悄。怎得个多情,为我传音耗。但向伊、耳边轻轻道。道近来应是,忘了卢郎年少。
安公子。宋代。晁端礼。帝里重阳好。又对短发来吹帽。满目风光还似旧,奈樽前人老。暗忆当年,伴侣同倾倒。夸俊游、争买千金笑。到如今憔悴,恰似华胥一觉。此恨何时了。旧游屈指愁重到。小曲深坊闲信马,掩朱扉悄悄。怎得个多情,为我传音耗。但向伊、耳边轻轻道。道近来应是,忘了卢郎年少。
辛亥除夕(三首)。元代。戴良。移居湖水上,已是一年期。客路频辞岁,家山忘别时。庭寒无鹊噪,春近有梅知。此夜伤情极,椒觞懒独持。
大宁寺喜雨。明代。释宗泐。何处新闻雨,深山古寺中。晓声兼蟋蟀,秋意在梧桐。已觉人情喜,深知岁事丰。山翁病全减,相对笑颜同。
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明代。黄淳耀。旄桃结水滨,雀梅出墙隈。我涎如饥蛟,饱啖兼袖怀。园丁裁接时,巧与物性谐。浇培三四年,根高可栖鸡。曾爱花萼好,提壶赏周回。再来见绿叶,节序迅可哀。舍南葡萄藤,满架微花开。清香落卮酒,玉山自倾颓。野芳递滋蔓,野情无张乖。寻玩草木性,甘从山泽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