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江山,何人占断,归去来处。比向潇湘,谁教我、掉首向秦而去。
杏花春雨,绿杨城郭,同不是、乡关路。怎蓬莱、回车指点,谪居独得家住。
江潭自古。容行吟骚客,写怨朝朝暮暮。谁识年来,不生兰芷,润色牢愁句。
小山丛桂,不来招隐,便合招魂共语。相望久,芙蓉浦上,尚盈坠露。
永遇乐 寄苏戡。近现代。陈衍。一发江山,何人占断,归去来处。比向潇湘,谁教我、掉首向秦而去。杏花春雨,绿杨城郭,同不是、乡关路。怎蓬莱、回车指点,谪居独得家住。江潭自古。容行吟骚客,写怨朝朝暮暮。谁识年来,不生兰芷,润色牢愁句。小山丛桂,不来招隐,便合招魂共语。相望久,芙蓉浦上,尚盈坠露。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陈衍。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回至松江 其一。宋代。汪莘。欲向江南采白蘋,杜鹃啼后已无春。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灵济宫 其一。明代。李攀龙。爱此壶中约,人皆曼倩才。华灯悬日月,仙树接蓬莱。青鸟衔诗去,金貂换酒回。明宵祠太乙,方士汉宫来。
重过南安 其一。明代。解缙。少年见说张横浦,曾访南安旧谪居。趺迹宛然存石础,至今重到已成墟。
甲寅新正六日送简西峃登舟。明代。杨慎。金兰意气昔论文,燕坐朝霜竟夕曛。千里驱驰来僰道,十年羁旅共滇云。交游落落晨星散,踪迹悠悠水国分。江北江南从此隔,何时何地再逢君。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五。明代。郑文康。思家独上仲宣楼,何处青山是旧游。便觅鲤鱼先寄信,月圆时节大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