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皴拄杖子,非长亦非短。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
著力处是我同流,不管时吾之道伴。且道伴同流是一是二,见成公案。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五十七。宋代。释心月。鳞皴拄杖子,非长亦非短。东行西行处十分著力,归家稳坐时一味不管。著力处是我同流,不管时吾之道伴。且道伴同流是一是二,见成公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送瘳子晦倅湖还别四绝。明代。陈淳。松窗梅雪岁寒余,奉别城东古驿头。君去有行应可乐,我来独学重为忧。
秋日同芝麓诸公集黑窑厂分赋。清代。石申。车马纷城阙,寻秋此地偏。路深钟响出,台古烧痕圆。老树侵沙苑,饥鹰猎岁田。与君期尽醉,休问战争年。
南楼令·疏雨过轻尘。清代。朱彝尊。疏雨过轻尘,圆莎结翠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大溪山。明代。陈航。大溪昔日风光好,十家五家同一保。鸡犬相闻达曙喧,晓钟递击无昏早。山人居山只食山,种得稻粱心亦閒。取柴斫竹白云里,筑埧分泉绿树间。山入于此自云乐,饱食安眠甘澹薄。里胥无复夜惊呼,足迹都忘到城郭。梵宫禅伯亦风流,辄与文人相唱酬。僧堂懒作六时礼,客馆偏能几日留。吁嗟此事犹眼见,倏忽光阴去如箭。至今惟有三家村,出入豺狼心胆战。相逢路上多含哀,辛苦如何说得来。只将筋力付流水,空把形容同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