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俱是客,对酒感流年。落日沙头雁,清风树杪蝉。
山钟隔林寺,江火趁潮船。何日茅檐下,清灯话霅川。
客中送张归云。元代。周权。相逢俱是客,对酒感流年。落日沙头雁,清风树杪蝉。山钟隔林寺,江火趁潮船。何日茅檐下,清灯话霅川。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周权。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男㞦随侍还乡欲回温赠行。宋代。赵抃。七旬寻胜远尘纷,身计优游荷国恩。往复汝勤人尽说,从来忠孝出吾门。
寄崔德卿郡正。元代。黎伯元。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 其十一 赤帷裳。清代。张晋。贾父来何晚,歌谣遍道傍。由来贤刺史,羞闭赤帷裳。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六 道院梅。明代。王夫之。鹤径风回香细萦,仙衣长似御风轻。砂胎初剖银芽出,还恐流珠㬉易倾。
夏日道出天封寺。宋代。党怀英。叠涧重冈掩复开,鸟啼人寂路萦回。微凉暂逐行云过,细雨俄从远树来。世事自嗟吾老矣,山僧那识兴悠哉。婆娑十亩溪边栎,借汝清阴感不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