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送韩汝庆还关中。明代。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感寓 其六十一。明代。童轩。坎蛙不知海,瓮鸡难语天。区区章句儒,妄意斯道传。训诂竟穿凿,末技空雕镌。宁知方寸内,万化本一原。桓读乃糟粕,信哉轮扁言。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 其二。元代。吴莱。故人两三人,江北久羁旅。寻香古径风,步屧修廊雨。莼鲈最有味,稻蟹纷难数。我欲往从之,蛮潮正掀舞。
资道俾予赋试剑山诗马上承命作。宋代。晁说之。青山群若好,此山何清特。如见孙登辈,高耸不可及。山神亦喜我,轻风鸣马勒。马上欲高哦,才窘开口涩。城墉半夜深,楼阙中天辟。六曲屏风张,五两布帆屹。莲柄生旱陆,松角自空植。偏将司斥候,中军罗矛戟。道冠不著簪,女鬟未劳栉。碧衣翼而趋,青童拱以立。风雨若可摇,日月去无迹。出此摹写语,敢谓得百一。亦欲纵笔书,南山诗见嫉。
八月初四夜池上。宋代。张埴。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离离。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赠王渊之。明代。徐祯卿。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朱门酒垆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由来都国盛繁华,青云络绎满仙车。浪说黄金赐寒士,争言白璧谒侯家。骄矜意气遥相羡,片善朝推蒙夕荐。待诏虚沉金马门,传宣直上麒麟殿。王郎濩落尔何求,千里乘驴被黑裘。空论作赋称才子,未肯低眉事贵游。知君不得逢杨意,终愧明时老督邮。
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唐代。李郢。碧简朝天章奏频,清宫仿佛降灵真。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风拂乱灯山磬□,露沾仙杏石坛春。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