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临新郑,云沙望转平。夕烟生断堑,野水入荒城。
下马看碑志,逢人问地名。千秋陵谷在,怀古益多情。
新郑道中。明代。何景明。客路临新郑,云沙望转平。夕烟生断堑,野水入荒城。下马看碑志,逢人问地名。千秋陵谷在,怀古益多情。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东昌得家书。明代。唐之淳。七月家书远使将,那知今夜泊东昌。朝来曾与家人说,蜡烛开花鹊噪樯。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唐代。白居易。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送宋飞卿二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未能免俗聊从宦,遥望孤云忆旧庐。不乐径归真吏隐,得闲随分寄僧居。关山牢落三年梦,行李萧条一束书。想见莲花峰下遇,路人遥指倒骑驴。
虞山秋眺。清代。宗晋。浩歌登虞山,雨意恰初醒。纵目翠微巅,浮云四围尽。风高海有声,日澹湖无影。并作乾坤秋,濛濛接西岭。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三。宋代。李之仪。扶疏草木长,兹时岂无情。未论身得去,想像心已清。童山久不雨,汤热气郁蒸。遣怀一开卷,便觉凉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