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夕寒花不开,金屋沉沉玉殿苔。才见高台灯火下,更闻前路管弦催。
宫词四首 其四。明代。何景明。宫中夕寒花不开,金屋沉沉玉殿苔。才见高台灯火下,更闻前路管弦催。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归山。明代。谢佑。春风春雨入山时,便借清流浣旧衣。活水引龙归古洞,老松栖鹤上高枝。看花得意流连舞,坐行随阴次第移。踪迹往来难捉摸,此中疑有白云知。
红塔。宋代。张侃。出门看青山,天际晴云合。虬松植长涂,亭亭两红塔。谁知百年后,竟坐市尘杂。老僧随世机,电眸阅伏腊。流水洗不尽,就下污流纳。北窗稍幽虚,清风满眠榻。
雷斧歌。宋代。严羽。穹崖之上,层峰之巅,神光夜半光烛天。山僧梦里忽惊起,有物坠地声填然。峰头巨石似开劈,鬼物散走如飙旋。山僧晓见不敢取,有客识之为雷斧,持归摩挲色苍古。匣中往往出云气,窗外时时起风雨。吾闻阴阳之气相搏为雷霆,变化翕欻常杳冥。非若革鼍考击之为声,不知此斧何从形。乃是比干之心,朱云之舌。一片忠愤气,蟠郁天地閒。千载长不灭,造化为炉巧镕结。嗟哉指佞之草不复生,群奸睚眦纷纵横。大弓宝玉争窃取,岂惧鬼责并天刑。我欲乘云朝帝所,大叫天关排九虎。乞将此斧借小臣,叩头问天天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