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高僧不可逢,出城西望有云松。骑驴不畏青泥坂,柱杖遥寻碧玉峰。
适坚山寺。明代。何景明。谁谓高僧不可逢,出城西望有云松。骑驴不畏青泥坂,柱杖遥寻碧玉峰。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四用韵 其七。宋代。杨公远。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游齐山翠微亭用杜牧之韵。明代。翟宗。江城霜叶正纷飞,拉友登临上翠微。岫列马前青未了,人从花下醉忘归。间云野鹤留仙洞,孤鹜残霞送夕晖。无限乾坤观不尽,漫敲诗句坐苔衣。
子夜诗 其四。明代。释今无。斗印黄金掌上悬,将军自有出机先。九头猬结终成暴,三略环才实仗贤。旆转星边光欲没,风临泽上德应全。忘怀我可随时劫,只为生民一怆然。
窗前细竹 其三。清代。林旭。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雪后十日始大晴喜作。明代。王世贞。十日雪阴今日晴,北窗旭红吾眼明。树头玉花故片片,檐底珠雨时声声。总愁千村露摇落,暂喜二候还澄清。放衙蜡屐何所念,石湖湖头双桨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