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别翠微,迢递入城扉。故旧多零落,人烟半是非。
清霜寒使马,落日动军麾。薄莫遥钟起,还寻旧路归。
山人入城。明代。王恭。行行别翠微,迢递入城扉。故旧多零落,人烟半是非。清霜寒使马,落日动军麾。薄莫遥钟起,还寻旧路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与惟寅一别淹冉五载消息不复相闻春来忽得手书新刻见寄赋怀五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带砺中朝望,诗书上将才。佩刀初制阃,横槊自登台。万骑长城合,孤鸿大漠回。河梁人渐老,吟望独徘徊。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一。清代。倪之煃。潇洒孤怀尽日安,心期不负旧儒冠。余粮为黍常充腹,敝絮成襦亦耐寒。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家庭事事堪随分,不向人间觅新欢。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宋代。黄庭坚。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月下柬张含。明代。李梦阳。风餐凉雨过,露坐晚林幽。汝对梁园月,孰如金齿秋。常星皆北拱,滇海独西流。万里清光在,应怀今夜游。
驻跸宣化府。近现代。弘历。代北名都驻玉轮,深秋风伯早清尘。省方迤逦弦歌听,怀古寥萧府第湮。阙衮岂惟符宝卷,偾辕只为用江彬。回銮朔漠咨文献,见说燕然字未沦。
送姊夫黄廷寅任上饶文学。明代。黎民表。初拂尘冠拜玉除,青云迢递十年馀。循良世业黄公传,经学儒林戴氏书。璧水衣襟争奉席,金台风雪正驱车。锦囊佳句休轻掷,汉室词人荐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