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入七里泷 其三。清代。钱载。舵行逐峰转,屡转为逆风。峰峰当面起,隐隐疑水穷。来帆掠峰出,风力云气中。我船送柔橹,缓与江流东。浪花风斗激,绿散何迷濛。上瞻峰影仄,澹落阳光红。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唐代。皎然。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
离薋园杂咏四首 其四 壶隐亭小山。明代。王世贞。数拳培塿小亭前,涧壑峰峦亦宛然。不似壶公暂时幻,主人留结著书缘。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宋代。王之道。湖光无际接云烟,举酒登临夕照前。坐送落霞还杳霭,倚看明月上高圆。清谈浩渺河源注,丽句纵横绣段连。归去凤池知不日,山城岑寂记今年。
如梦令 感事,和仙甫。近现代。高旭。空谷幽兰谁种。习习风吹香重。可惜着根难,当户应愁锄送。悲痛。悲痛。难醒红尘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