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东风后,壶山夕鸟边。相逢花历历,恨别草芊芊。
细雨延春酌,疏灯耿夜眠。明朝江浦上,何处复怀贤。
留别海上陈文学 其一。明代。王恭。瀛海东风后,壶山夕鸟边。相逢花历历,恨别草芊芊。细雨延春酌,疏灯耿夜眠。明朝江浦上,何处复怀贤。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南村归兴十首 其四 吕梁观水。明代。顾清。奔流形道体,绝壁见神功。去去吾休也,危途一梦中。
浣溪沙 八月七日美芳来。近现代。章士钊。一夜风催候雁来。依微山色接天涯。月低天晓与君偕。前岁厓门伤远道,今朝桂海堪清埃。几多人事重徘徊。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代。崔元翰。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送樊侍御之金陵。明代。谢榛。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
再和张从道 邻垣。宋代。韦骧。官舍相依吾二家,碧山之麓水之涯。祇知閒暇交谈屑,不觉逡巡改岁华。坐喜良农得麰麦,行闻异俗贡毡砂。衔杯且尽兵厨酿,安用呼儿索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