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惬幽盟,萧萧薜荔情。天边孤嶂远,鸟外白云横。
野衲闻猿坐,山人伴鹿耕。看图应不厌,疑是辋川行。
山水图 其三。明代。王恭。山水惬幽盟,萧萧薜荔情。天边孤嶂远,鸟外白云横。野衲闻猿坐,山人伴鹿耕。看图应不厌,疑是辋川行。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烛龙行。宋代。张宪。烛龙烛龙,女居阴山之阴,大漠之野。视为昼,瞑为夜。吸为冬,嘘为夏。蛇身人面发如赭,衔珠吐光照天下。天地宽,日月小,乌兔盘旋行不了。穷阴极漠无昏晓,女代天光补天眇。女乃不知日被黑子遮,月为妖蟆食,五纬无精光,万象尽夺色,下民媕菼皆昏惑。烛龙烛龙代天职,胡不张尔鬛,奋尔翼,磨牙砺爪起图南,遍吐神光照南极。补缺兔,无损伤。正畸乌,不倾昪。妖蟆黑子纷诛殛,重光重轮开万国。胡为藏头缩尾穷阴北,坐视乾坤黯然黑?乾坤若崩摧,吾恐女龙有神无处匿。
送陈子入闽时有兵乱。明代。陶益。四海风尘半未收,那堪冠剑去悠悠。武夷云谷应悬榻,莫问元龙百尺楼。
玉楼春(海棠题寅斋挂轴)。宋代。高观国。燕脂染出春风锦。生怕黄昏人有恨。雨难揩泪玉环娇,烟不遮愁红袖冷。醉魂吹断香魂静。拂拂翠眉羞带粉。最怜新燕识风流,只为春寒消瘦损。
送欧阳判官迁两淮运判。明代。王世贞。飞盖一江隔,棠阴两地馀。水经初罢注,盐筴旋裁书。官为清时好,家因薄宦虚。亦知鲑菜贱,慎莫叹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