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日方永,端居忆登临。同袍四五辈,共爱嘉树林。
一径入幽僻,苍苍群木阴。脱巾坐石榻,拂石弦五琴。
泠泠涧泉水,婉婉山鸟音。荤酒亦易致,茶瓜非外寻。
以兹有佳趣,聊用忘归心。
夏日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明代。王恭。盛夏日方永,端居忆登临。同袍四五辈,共爱嘉树林。一径入幽僻,苍苍群木阴。脱巾坐石榻,拂石弦五琴。泠泠涧泉水,婉婉山鸟音。荤酒亦易致,茶瓜非外寻。以兹有佳趣,聊用忘归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恭题画鹿应制 其四。明代。余继登。本是仙家畜,今归册府藏。冰纨呈宝箓,星毳散瑶光。晴树纷供翠,秋芝细吐芳。上林无羽猎,群友任徜徉。
上赵相公 其二。宋代。杨公远。彻骨清贫颇自怜,生涯淡薄只随缘。搜罗景象画多趣,抖擞襟期诗几篇。毛颖漫供烟雨耒,石泓聊当稻粱田。化炉倘赐甄陶意,便是人生际遇年。
凯歌五首 其五。明代。梁元柱。挟得贤王马上归,银河乱落洗征衣。忠魂亦解思归去,拂马青燐到处飞。
茶中杂咏。茶人。唐代。皮日休。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庭从dx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