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黄叶雁临关,客路微霜感别颜。莫叹故园芳草积,西湖能有几人还。
暮秋喜友人自京回。明代。王恭。秋风黄叶雁临关,客路微霜感别颜。莫叹故园芳草积,西湖能有几人还。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西斋见雪寄呈靖彦惠。宋代。宋庠。岁阴休沐坐空斋,集霰飘霙次第来。仙粉有痕缘幌入,乱花无数觅丛开。故裘御湿便羔袖,冻醴扶衰藉药杯。向暮纷纷何所拟,谢家儿姪有清才。
何村八景 其七 岗尾樵歌。明代。吴琏。未遇谁能识买臣,半生樵担困红尘。放歌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见伸。自信老儒终显迹,独矜愚妇不甘贫。人生穷达寻常事,头白无忘一斧斤。
清平乐。宋代。石孝友。醉红宿翠。髻亸乌云坠。管是夜来不得睡。那更今朝早起。春风满揉腰肢。阶前小立多时。恰恨一番雨过,想应湿透鞋儿。
与熊子嘏 其一。清代。林旭。好事相寻信有缘,肯钞诗去愧流传。止堪留作停云记,不忘南堤五月天。
中元日午。宋代。杨万里。雨馀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