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道青云定有期,忽闻长逝使人悲。尊前握手难重会,客里论心更与谁。
月隐屋梁愁独夜,魂飞淮海梦归时。青山何处荒坟树,未絓吴钩泪已垂。
哭陈叔晦。明代。王恭。祗道青云定有期,忽闻长逝使人悲。尊前握手难重会,客里论心更与谁。月隐屋梁愁独夜,魂飞淮海梦归时。青山何处荒坟树,未絓吴钩泪已垂。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常山道中闻诸将屡捷。宋代。汪藻。一雨四十日,羲和安在哉。路忧石头滑,云怕天心开。隔水唤舟渡,逢人骑马来。闻言江北好,一笑为传杯。
赠叶肖岩。宋代。顾逢。笔底妙如神,传来面目真。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山林樵获者,只是旧衣巾。
代送尚文之句容县教谕 其一。元代。赵汸。乡闱试罢綵衣回,仙县吟诗画鹢催。平世漫推文学掾,清时方急栋梁才。绿槐影里琴书静,红杏花边车马来。山近龙盘多暇日,秋高拟上凤凰台。
九日招客集李氏园登高。清代。郑孝胥。閒却西山那忍来,登临正动九秋哀。忧中有乐难忘酒,老去行吟苦废才。兵气入南天不吊,太微移舍世空猜。一丘一水饶萧瑟,尽恋斜阳晚未回。
又和前人。唐代。胡宿。作者傍边好见闻,速来就汝作比邻。诗中活法无多子,眼里知音有几人。尔许精奇花粲笔,岂容尘俗海翻银。老夫幸有千机锦,尚欠江头一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