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连云转林麓,中有山人旧书屋。春风独树孟家邻,垂萝野鸟愚公谷。
山人去后馀泉扃,落木寒猿那可听。阶藓犹存故行迹,檐峰不改别来青。
后人戚戚悲霜露,竟日凄凄感风树。啼鸟空闻返哺声,白云况是关心处。
寸禄休嗟名位卑,多才又喜际明时。萧曹事业应须继,林壑光辉会有期。
书岱峰先墅卷为邑曹掾陈氏作。明代。王恭。岱山连云转林麓,中有山人旧书屋。春风独树孟家邻,垂萝野鸟愚公谷。山人去后馀泉扃,落木寒猿那可听。阶藓犹存故行迹,檐峰不改别来青。后人戚戚悲霜露,竟日凄凄感风树。啼鸟空闻返哺声,白云况是关心处。寸禄休嗟名位卑,多才又喜际明时。萧曹事业应须继,林壑光辉会有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堤上。宋代。顾逢。堤上喧丝竹,风流几少年。衣冠虽较别,山水只如前。绿柳阴中马,斜阳影里船。晚云眉一抹,横翠断霞边。
楚辞三章送郭教授趋朝 其三。宋代。陈造。爰有人兮媻珊偪侧,耕耘寒暑兮图史儒墨。吟抱膝兮山南水北,佩明月兮冠切云。曳芙蓉兮敷芬,冰其茹兮蕙其薰。之于世曾莫谅兮,蹇吾犹淮之濆块。予揆夫初度兮,磷竞彊而为懦。发之新兮志偕而堕,非金玉之人兮孰振吾过。有牵其复兮有倡其和,完予独而息黥兮睍新功以自课,一息恍三秋兮胡为去我而他之。些君行兮指日边,章陈兮君席为前。揖风袂之翩翻,寿君兮绿樽。贝宫靓深兮碧落宽,陵天风兮整羽翰。君无谓予兮考槃,有尘冠兮待弹。
请微之饮。宋代。韩维。句解章通字字安,是成进御九重观。更加亲切从新诏,却得高闲是旧官。禁阁不忧连夜直,好山应许老年看。菊香酒熟身无事,且尽樽前一笑欢。
赵彦荣临画。元代。郯韶。北苑南宫奈老何,青山依旧洛中多。相思一夜鸥波梦,稚子船头结绿蓑。
百六诗为丘大赋 其三。明代。袁宏道。恶雨催兰桂,饥枭啄凤凰。埋忧觉地小,量恨与天长。万者难焦泪,千生不化肠。明当告世主,幽合诅城隍。
艳阳祠(三首。效唐人体)。明代。宋濂。九子金铃出九龙,流苏杂彩蹙芙蓉。东风不管花无力,吹满昭阳第一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