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迢递蓟门行,匹马闲嘶问去程。泸水燕山何日到,秋风吹雨湿金茎。
送人之蓟丘。明代。王恭。怜君迢递蓟门行,匹马闲嘶问去程。泸水燕山何日到,秋风吹雨湿金茎。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韵王诲夜坐。宋代。苏轼。爱君东阁能延客,顾我闲官不计员。策杖频过如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莫将诗句惊摇落,渐喜樽罍省扑缘。待约月明池上宿,夜深同看水中天。
又水仙 其四。宋代。徐积。伍子波涛空淼然,至今犹有不平言。屈原褊浅尤多忿,但恐有时来诉冤。
庆清朝慢 除夕听爆竹声。清代。阮恩滦。蛇壑年华,凤城灯火,东风催动春声。神弦乍歌迎送,上烛霄明。听向南邻北舍,流光电挚总心惊。才一瞥,蝶衣碎迸,翻讶飞霙。岁已尽,漏正永,试问夜何许,夜转三更。最是铜街叠鼓,依约雷鸣。犹记椒筵散后,千门歌吹杂箫笙。银台畔,腊花送喜,还缀琼英。
铁溪山水清如许,借问何人为作主。信阳逐客何处来,一棹徘徊秋色里。
枕流欲以洗吾耳,漱石欲以砺吾齿。山深路远人迹稀,此副肝肠向谁理。
高克明左迁镇远府判自号铁溪主人及内移为赋此。明代。周瑛。铁溪山水清如许,借问何人为作主。信阳逐客何处来,一棹徘徊秋色里。枕流欲以洗吾耳,漱石欲以砺吾齿。山深路远人迹稀,此副肝肠向谁理。昨夜岩头西风起,疋马送君乂千里。他时何处问浮踪,短句长篇铁山底。
百字令 其二。清代。易顺鼎。麓宫高处,指遥天一白,湘流浩浩。砧杵长沙三万户,不似此间秋好。如此江山,几何岁月,都向愁中老。半空吹笛,僧楼云气围绕。且将上界星辰,下方烟雨,收拾归怀抱。莫把登临无限感,换了尊前年少。屈贾词章,朱张理学,大半知名早。问来袖手,暮霞几朵红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