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会明年未有期,便将轻别作长离。多情莫学千金水,才满空江又落时。
梅花城留别 其一。明代。王恭。此会明年未有期,便将轻别作长离。多情莫学千金水,才满空江又落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傍家东北有山曰绍地余幸得之规以素庄也。宋代。戴表元。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冈原见逾美,松柏栽已夥。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躶。
澄虚亭。元代。郭钰。匹马江上行且停,苍松夹道风泠泠。波光倒吞落日白,云气下接炊烟青。山僧独行扫残叶,水鸟双飞回远汀。主人邀客领奇胜,赋诗把酒澄虚亭。
拟钱塘怀古 其一。明代。吴与弼。朔漠心旌日夜悬,义旗遥驻此山川。只疑春物芳菲处,莫是人间别有天。
续丁丑杂诗六之一。近现代。林庚白。伤及行人举世惊,唐宁街畔可胜情。两洲欧美张皇甚,一介仪秦跋涉轻。国破纤儿纷作贼,兵骄丑虏竞屠城。百年不变犹倭寇,会见扶桑扫穴清。
石菖蒲。明代。孙作。晓露飞初湿,春苗剪又生。静怜千叶瘦,幽喜一峰横。郁郁明人眼,青青异物情。安期如可待,吾亦扫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