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出守君恩重,五马频嘶怅别难。斗酒不堪留客醉,一麾今去共谁欢。
刺桐见月横琴坐,金粟行春露冕看。但使甘棠公讼简,香名应是到朝端。
送人之温陵牧。明代。王恭。温陵出守君恩重,五马频嘶怅别难。斗酒不堪留客醉,一麾今去共谁欢。刺桐见月横琴坐,金粟行春露冕看。但使甘棠公讼简,香名应是到朝端。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访熊道芳不遇。明代。周伦。雨深泥滑马蹄艰,策力行行到馆边。深锁绿杨人不见,鹧鸪啼断夕阳天。
孙鹤林居士为狂人所累赴理五羊今得脱然诗送之归 其一。明代。释今无。故里三年别,风波此日归。天倾身蚤贱,道在怨应希。秋叶霜飞冷,滩声夜听微。独惭空有意,无以送寒衣。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 其二十八。清代。姚燮。君昔江舟忆我时,烽烟横海正流离。相逢示读新诗卷,那不长吟一涕洟?
五派 法眼。宋代。释普鉴。溪光野色浸楼台,一笛遥闻奏落梅。风送断云归岭去,月和流水过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