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何处别,迢递落春塘。旧垒逢新主,空帘见夕阳。
水芹沾嘴活,烟柳拂衣香。何必吴宫树,秋风亦断肠。
新燕。明代。王恭。乌衣何处别,迢递落春塘。旧垒逢新主,空帘见夕阳。水芹沾嘴活,烟柳拂衣香。何必吴宫树,秋风亦断肠。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晚起。唐代。白居易。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吴推官十五见过。宋代。韩淲。君来已三年,凡几过涧上。杯酒逭我饥,言笑亦舒畅。同游多时髦,意岸杂谑浪。倡优发俚曲,貌态或动荡。君今欲行矣,家山信无恙。人情久则疏,是乃流俗状。吾侪远逾密,此当足嘉尚。萧条麦秋寒,烟雨写青嶂。江空一水桥,城郭两相望。他时延陵西,彼此记閒放。夜来夫如何,不和可无唱。
蝶恋花 其二 残月,叠前韵。近现代。陈衍。月上墙腰无几尺。耽搁人眠,故故帘钩白。不是灵妃江海隔。泥伊唤住同邀笛。较雨量晴多事客。一样寻常,近水夸先得。等到曲终江上瑟。数峰不辨青和黑。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唐代。卢照邻。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山居避难六首。宋代。陈著。并刀越砥磨,天奈北风何。到处闻流杵,何时报止戈。逃藏愁木栅,沦落泣球窝。多少岩阿□,真成病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