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孤帆别远津,秋风林下忽沾巾。他乡久住愁双鬓,故国遥看隔几尘。
江海又逢初下叶,关河同是未归人。坐来更忆东山赏,共对閒僧话夙因。
早秋怀林良箴因忆东峰诸上人。明代。王恭。正月孤帆别远津,秋风林下忽沾巾。他乡久住愁双鬓,故国遥看隔几尘。江海又逢初下叶,关河同是未归人。坐来更忆东山赏,共对閒僧话夙因。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其五。宋代。苏轼。讲馀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鍊,只将《无逸》鉴兴亡。
李徵伯挽诗 其三。明代。顾清。间岁苦离索,旧游若云萍。与君每共叹,忍复此长瞑。元龙按近甸,旦暮涕已零。遥遥两汪子,此信何时聆。虚檐团云影,永夜双烛荧。清欢可复继,即此成千龄。
遣骑迎家久稽来讯。宋代。杨万里。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六朝几宿草,事往空余哀。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雪后。宋代。曹勋。雪后山斋鹤睡残,登临等得藓泥乾。毋多酌酒亦成醉,尽足看梅不道寒。篱落十分春意思,人家一色玉阑干。小诗未就冰生砚,洗尽人间渴肺肝。
寓怀 其十二。明代。王世贞。昔有无支祈,佻负百夫力。终古腥淮流,金锁时掣搦。贰负杀窫窳,帝讨羁石室。梏拲锢其形,千载郁如腊。中祀无百年,滔滔恶焉极。宣淫荡天纪,一死事以息。怅然念休代,奸人易为贼。
次韵无逸长老秋居见寄。宋代。郭祥正。榕树萧萧一径深,门庭秋静紫苔侵。能依幻质循元觉,默运真悲拔众沈。有想愿分香界饭,忘言求出世间心。旃檀谩把炉中爇,无尽无边结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