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飞花溪正寒,短篷孤棹兴漫漫。莫怜公子鱼须笏,换与沧浪一钓竿。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 其一。明代。王恭。腊雪飞花溪正寒,短篷孤棹兴漫漫。莫怜公子鱼须笏,换与沧浪一钓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又用前韵和早梅二首。宋代。杨时。楚国春归早,寒梅处处开。月和清艳冷,天与靓妆来。东阁诗魂动,南枝岁律回。萧然冰雪熊,无处觅轻埃。
赴都。清代。李稷勋。达人无陕虑,志士多烈心。轩车骋高瞩,宁怀空谷音。皇涂遘屯险,天祸杳幽深。四海沸波澜,三光翳若沈。伊川岂无叹,越裳不可吟。回风厉中野,悲响飒神衿。明发念于役,嘉候感鸣禽。寒烟睇春甸,连崿阻岖嵚。振衣奋远步,施罝谢中林。愧乏荆璆美,贞往事在今。
怀古十首 其十 隋宫。清代。陈恭尹。谷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宫树不曾秋。十年士女河边骨,一笑君王镜里头。月下虹蜺生水殿,天中丝管在迷楼。繁华往事邗沟外,风起杨花无那愁。
棹歌九章寄彭鹤林 其五。宋代。白玉蟾。波心采莲女,流花近吾船。移船入芦荻,吹笛下晴川。
江上遣兴五首 其三。明代。郑潜。隋侯明月珠,照乘光十二。楚国惟善人,南州有高士。人为物之灵,物乃世之累。白璧宁有瑕,匹夫岂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