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
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
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
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
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
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
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书问耕堂。明代。王恭。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宋代。徐鹿卿。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送李长源。近现代。陈赓。月下孤鸿枕上鸡,高城今日又分携。九秋云气崤陵底,万里河声砥柱西。饮罢关山秋寂寂,诗成风雨暮凄凄。千金善保并州器,要放昆崙入马蹄。
夏夜。唐代。贾岛。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
送李侍郎。清代。高玢。紫禁星霜四十年,崚嶒玉骨自珊然。粗宣臣力酬明主,乞放闲身作散仙。四海名流多避席,中朝耆旧半随肩。何人最有临歧恨,曾辱恩知未第前。
自和。宋代。李曾伯。一壑冯夷宅,五丁盘古开。天将作甘澍,地岂著浮埃。梭化雷陂去,槎乘星渚来。犹疑真隐在,搜访莫徘徊。
辛酉寒食同春泉兄小饮。明代。赵完璧。暝扫春云宴小堂,孤城海月正苍苍。清风拂夜侵帘冷,红雨飘烟入户香。人静竹窗犹共语,酒酣花萼好同床。良宵且莫抛春梦,曾向寒原听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