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
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
拟唐韩君平送长沙李少府入蜀。明代。王恭。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赤松图。宋代。姜夔。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塞上杂诗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胡儿追野马,迸蹄若惊鸿。一马带双箭,堕我边壕中。敢望不敢近,踟蹰各按弓。抽身复北去,天寒沙碛风。
昆山客邸。元代。卢琦。萍水须相识,居然子共欢。天高秋月落,江近夜潮寒。湖海诗怀壮,云山客梦残。出门舟欲发,犹自倚阑干。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宋代。陈造。枉寻固已污,索价则已欺。人生功名念,舒卷自一诗。荣辱取所适,穷达非敢知。及物傥在道,卑官亦可为。咄咄厌矮屋,心无一日嬉。还应乘田翁,笑汝太矜持。
送曾该。宋代。刘弇。纷纷夸毗子,什伯罗秦缶。击考非无声,顾出俗物后。曾侯西昌来,颖拔殆天就。等閒发秀语,飒洒如振垢。渠黄为世生,骏骨谢前朽。整顿万里足,往矣擅天厩。